初中数学七年级知识点总结5.1:有序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
1、定义:胡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,叫做有序数对,记作(a,b)
2、应用: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,如用“排”、“列”表示教室内座位的位置,用经纬度表示地球上的地点等。
1、平面直角坐标系
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,原点重合的数轴,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(如图),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,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;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,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;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;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,叫做坐标平面。
2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一般步骤
(1)、定原点:即根据条件,选择合适的点作为原点;
(2)、作两轴,即过原点作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;
(3)、定坐标系,即确定x轴和y轴的正方向和单位长度(两轴单位长度一般情况下相同,为了实际需要,可以不同)。
3、象限
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,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(如上图),分别叫做第一象限(I)、第二象限(II),第三象限(III),第四象限(IV),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。
4、点的坐标
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A,由点A分别向x轴,y轴作垂线,垂足在x轴,y轴上对应的数a,b分别叫做点A的横坐标和纵坐标,有序数对(a,b)叫做点A的坐标,记作A(a,b)。
5、坐标的几何意义
点A(a,b)到x轴和距离是|b|(看纵坐标),到y轴的距离是|a|(看横坐标),一个点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表示,反之,一个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个点与之对应,即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。
